《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小李飞刀”系列的第一部。该书情节曲折动人,艺术成就很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典型。
《多情剑客无情剑》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作品,还是一部写尽人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哲理的警世名著。
李寻欢 本来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子,也是他青梅竹马的表妹——林诗音。但是谁又知道老天的安排竟使这对鸳鸯终生相分相离,相思相痛。李寻欢有一次办完事在回来的路上遭到高手袭击,就在这时——龙啸云出现了,龙啸云一出手就救了李寻欢,并且两人相见恨晚成了生死之交。
孙小红 活泼、外向的年轻姑娘,还未满二十岁。梳著两条辫子,一双大眼睛又黑又亮,眼波一转,仿佛可以勾去男人的魂魄。因平时常跟著孙白发在江湖上走动,也因此而见多识广、阅历丰富。
阿飞 江湖号称飞剑客,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快剑,古龙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主角,快剑凌厉绝伦,小李探花李寻欢的知己,爱慕林仙儿。
林仙儿 在众人面前亲切大方、温柔纯洁,暗中却是毒辣、淫荡,饱经沧桑。擅长诱惑、欺骗男人,以男人间的嫉妒、仇杀来满足心中的贪婪。成为阿飞的爱人,却欺骗、背叛、玩弄阿飞的感情,最终被阿飞醒悟放弃,自暴自弃,自愿地成为最卑贱的娼寮。
李寻欢,被称作”小李探花”,是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探花(殿试中进士榜一甲第三名)。他出身一个书香世家。李家三父子俱擅长于文墨,均在科举中高中为探花。
在家乡以“老李探花”(李寻欢的父亲)、“大李探花”(李寻欢的兄长)、“小李探花”(李寻欢)闻名,李家的门上亦有御书的“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对联。
由于仕途得志,所以李寻欢早年已于朝廷为官。后来,由于被胡云冀以“结交匪类”的名义上奏弹劾,以他淡泊名利的性格,终于辞官而去。
后来,李寻欢投身江湖,成为首屈一指的武林人物,以飞刀神技闻名。他与林诗音彼此相爱,订下婚约,原欲结为夫妻。
后来他因为知道义兄龙啸云爱上林诗音,李寻欢不忍见救命恩人兼义兄的龙啸云因林诗音日渐消瘦,生命垂危。
所以刻意纵情酒色,借故疏远林诗音,促成龙啸云与林诗音的婚姻。
并在龙啸云与林诗音成亲之後,把自己的府邸和万贯家财送给林诗音作嫁妆,出关隐姓埋名。
十多年后,李寻欢重回故乡,遇上“飞剑客”阿飞、孙小红,并再次引起江湖血雨腥风。
他曾牵涉进“梅花盗”一案,一度被视为“梅花盗”,几翻转折,虽然水落石出。却又被卷进林仙儿、龙啸云、上官金虹等人的江湖斗争之中,终于杀死上官金虹,并与孙小红结伴,再次退隐江湖。
古龙不擅长写武功招数,但他懂得避重就轻,懂得文学的价值在于表现人,因此他那本《多情剑客无情剑》风靡一时。
至今还十分抢手的《多情剑客无情剑》,虽然塑造了一个大侠,但李寻欢的飞刀是怎样射出去的,谁也没有看见过。这实在不能不令读者疑惑不解,但又让读者回味感叹。
古龙说得很妙:“天下最高的武功,是无招式可寻的。因为没有招式,别人也就无法抵御。无招即有招,无招之式更叫对手寒心。”
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高手辈出,一个胜过一个。百晓生的《兵器谱》(其实是武林高手排名谱),就叫人大吃一惊。如果李寻欢的“小李飞刀”真的冠绝一时,也未必能以武功压倒众雄。
但因为他的飞刀“例不虚发”,乃至“一刀未发”,也就更加显得神秘而莫测高深。李寻欢与人对垒,看来剑拔弩张,有一番恶战,但他几乎每一次都用机智与正义战胜了对方。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更显示了李寻欢人格的高大。
李寻欢这种大侠是金庸小说中绝对没有出现过的。金庸笔下的大侠是高大全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李寻欢这样侠的形象却是平民化的,表现的是个体的觉醒,自由的追求,对人性枷锁的解放。
李寻欢无疑具有种种缺点。但李寻欢却让我们觉得亲切有一种缺陷的审美。 金庸笔下的大侠表现的是阶级的理想,古龙笔下的侠开始出现了一种更能抚慰人民大众的受创的个人的雅望。
仅仅是金庸的那种大侠形象是不够的,残缺的自有古龙起,中国文化上的侠的含义才真正的丰满自怡起来。许多文化人极高的推崇金庸,而轻易的放过古龙,难道他们没有认识到金庸的这种局限性?
古龙自己也曾经说过:“他的刀本来就是个象征,象征着光明和正义的力量。他的刀既不是兵器也不是暗器,而是一种让人振奋的精神力量……”
《多情剑客无情剑》对友情的描写也比以往的题材处理的更深刻。男人间那种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义气甚至比爱情更伟大更感人。
古龙的实践,至少可以启发我们:任何文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老的题材,可以渗透新的时代内容;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可以与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
古龙通过武侠小说阐述的人生哲理,表现的独立人格,以及通过写“人性”来展示现代意识,我以为并不比今天某些现代派小说给予我们的启迪逊色。
《多情剑客无情剑》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书,还是一部写尽人世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的警世名著。(台湾著名作家曹正群)
《多情剑客无情剑》里面,有人喜欢走在漫天风雪中的倔强少年阿飞,有人激赏其间状写的为朋友两肋插刀肝胆相照,而我只愿沉浸在李寻欢的风神中,为他和诗音而临风洒泪。(台湾著名作家曹正群)